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加強城市更新頂層設計,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9月2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在“2020/202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暨2021中國城市規劃學術季”上以“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為主題,分享了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政策舉措。以下為分享內容要點。

01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城市發展建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路徑;
推動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
推動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舉措。
● 建立完善城市體檢評估體系,指導系統治理“城市病”;
● 完善城市布局結構,健全城鎮體系;
● 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 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
● 加快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 加快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更新改造,整體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運行效率;
● 提高城市韌性,統籌城市防洪排澇,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要避免慣性思維,改變大拆大建的錯誤傾向,2021年8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提出劃定城市更新重要底線,控制大規模拆除,控制大規模增減,尊重居民意愿,控制住房租金漲幅等要求。
下一階段,城市更新行動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推進試點示范,加強監管落實底線要求,完善支持存量更新的土地、規劃、金融、財稅等政策體系。
02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城市安全面臨嚴峻形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波瀾壯闊,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但同時,經過40多年快速發展,一些長期積累的問題逐漸凸顯,新的風險也開始暴露。城市是各類風險的匯集地和高發地。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安全事故、公共衛生事故等,往往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危害,也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城市安全需要高度關注!
加強城市內澇治理
城市內澇治理最能體現規劃建設管理的系統性。內澇的成因在于:第一,流域區域洪澇不統籌。山、水、城之間相互關系不夠協調,城市防洪與排澇統籌考慮不夠、缺乏銜接,整體缺乏滯水蓄水空間;第二,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沒有建立。排水管網、泵站、排水通道欠賬較多,短板突出,河湖水系存在“卡脖子”點位,與排水管網和通道不銜接;第三,應急管理體系不完善。城市排水防澇應急搶險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搶險能力弱,部分城市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差,部門之間缺乏協同、職責邊界不清,應急處置“打亂仗”。
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要用統籌的方式、系統的方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堅持“三個統籌”,統籌區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建設,統籌城市水資源利用和防災減災,統籌城市防洪和排澇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防洪排澇體系。所以城市內澇治理一定要政府統籌。
加強超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理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超高層建筑數量最多和增長最快的國家,有6座建筑入選全球10大最高建筑。同時,據初步統計,2018年至今,全國在建、擬建的超過250米的建筑多達166處。這存在諸多問題,如成本問題、能耗問題、安全問題、環境問題,背離了新發展理念,需要從源頭加強管控。最近,我部正在就加強超高層建筑的規劃建設管理的相關文件公開征求意見,擬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加強對已有超高層建筑的管理。
03
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
實現社區人居環境共建共治共享
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社區是治理平臺最小的單元,也是老百姓獲得感最強的一個單元。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同時還是城市基層治理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規模非常大,“十四五”期間惠及上億人,中央財政加大補助資金。例如成都市金牛區撫琴街道西南街片區改造項目,不僅是設施改造,還有服務的體現、體感,以及場景的營造,全在這里做起來了。再比如北京市勁松北社區改造項目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把典型城市陌生社會,變成一個有共同歸屬感的美好家園。
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建設完整居住社區
完整居住社區是指為群眾日常生活提供基本服務和設施的生活單元,也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我國城鎮居民平均約75%的時間是在居住社區中度過。
居住社區普遍存在市政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公共活動空間不足等突出問題,基層社會治理機制還不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亟待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推動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要加快補齊既有居住社區設施短板,同步配套新建居住社區各類設施,明顯改善城市居住社區環境,不斷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機制,顯著提升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
04
第一,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城市治理能力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和營建人民幸福家園的關鍵。
第二,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礎。
第三,城市更新既是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內容,不要把城市更新看成一種建設行為。
第四,城市的社區營造是下階段最重要的發力點,它是人民幸福、城市活力、低碳綠色、共同富裕、基層治理,是一個非常好的舞臺。
城市規劃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和積淀的經典學科,我們既要尊重這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發展規律,也要與時俱進的發展這個學科,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建設和治理道路。
來源:中國物業管理協會